古代的大门,一般由门框、门头、门扇等几部分组成。
门框是由左右两根框柱加上面一根平枋组成一个框架,固定在房屋的柱子之间或者墙洞之间,主要做安置门扇之用。门扇安置在门框上下突出的门轴内,能够自由闭合。固定上门轴的是一条称为“连楹”的横木,在连楹的两端各开出一个圆形孔,正好承受门的上轴。下轴也和上轴一样,需要被固定在门框上,但承受着下轴的构件除了要固定门轴,还要承受门扇的重量,所以都用石料制作,根据它的位置和作用,命名为“门枕石”。宫殿、寺庙、王府的大门的门枕石外部都做成狮子头,而普通人家的门枕石上只做出抱鼓石或者一些更为简单的雕刻装饰。
门框上最初还有简单的两面坡屋顶,用来遮阳挡雨,这个门上的小屋顶称为“门头”。门头不但具有功能上的作用,而且也有装饰作用,它使大门显得更为气派。后来,门头的实用功能日益消退,逐渐演变为一种罩在大门上的单纯的装饰部分。
门扇是大门本身最重要的部分,古代最常见的是两扇,也有一扇或超过两扇的。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这种门扇都是用木板制成的。就一般住宅而言,一扇门扇的宽度至少有半米,而对寺庙、宫殿等大型建筑而言,门扇能达到1米甚至1米以上。如此宽度的门扇,自然不可能由一整块木板制成,需要用几块木板横向拼合而成,故我们将这类门称为“板门”。
拼合板门最原始的办法,就是在门板后面加几条横向的木条,用铁钉由外向内将门板和横木固定在一起,这些钉子称为“门钉”。门钉发展到后来,成为古建筑大门上的一种特有装饰。雄厚的实拼板门,按上一排排硕大的金色门钉,使大门显得更加威武、坚固,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门钉的价值还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重视。明太祖朱元璋曾把门钉列入典章制度,规定宫城“正门以红漆金涂铜钌”。到了清代,乾隆年间编《大清会典》一书,对门钉作了详细的规定,如“宫殿门庑崇基,上覆黄琉璃,门钉金钉,坛庙園丘(土遗)外内垣四门,皆朱漆金钉,纵横各九。亲王府制,正门五间,门钉纵九横七,公门钉纵横皆七,侯以下至男递减至五五,均以铁”。由此可见,小小的门钉已为封建统治集团所垄断,门上门钉的行数和枚数也成了其政治地位和权力的标志。
在门扇的中央,一般还有兽面形的门环,叫做“铺首”。古代俗语说:“兽面衔环辟不祥”,可见,铺首是含有驱邪意义的传统门饰。在门扇上安装铺首,不便于开门关门,而且也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合浦西汉墓出土的铜屋,门上铸有一对门环,大概是我国最早的门环了。关于铺首的发明,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说的是鲁班见到螺蛳、对它的形象很感兴趣,在伸出脑袋时,就悄悄地用脚在地上画它的形象,螺发觉了,就缩回脑袋,紧闭螺壳,始终不开。于是鲁班就将螺蛳的形象搬到家宅门上,作为大门坚实保险的象征。在民间,门上铺首的形象比较单纯,两只门环的基座固定在左右两扇门板上,座上伸出两只门环,门环下面还有两个铁疙瘩钉在门上,以便在叩门时发出声响,同时又保护了木板门面。与门钉一样,门环也成为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直观反映。到明代,官方正式规定公主府第正门用“绿油钢环”,公侯用“金漆锡环”,一、二品官用“绿油锡环,三至五品官用“黑油锡环”,六至九品官用“黑油铁环”。
门的种类非常多,根据建筑物的不同,有城门、富门、殿门、庙门、院门、宅门之分。现在,若说最有名的大门,非明清紫禁城的午门莫属。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因其正处在子午线上而得名。午门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砖砌的巨大城墩,另一部分是建在城墩上的木构门楼。午门平面呈“凹”形,城台正中为一最高等级重檐庑殿顶的楼座,东西两侧前端各建重檐方亭一座,正中楼座与两端方亭之间连以庑廊,全部建筑高低错落,仿佛朱雀展翅,居高临下,震慑人心。城门正中开券洞三个,一人时经过一次,试后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在放榜后可由此门出宫,这被认为极大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