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就是指把硅片上的电路管脚,用导线接引到外部接头处,以便与其它器件连接,封装形式是指安装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用的外壳。
它不仅起着安装、固定、密封、保护芯片及增强电热性能等方面的作用,而且还通过芯片上的接点用导线连接到封装外壳的引脚上,这些引脚又通过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线与其他器件相连接,从而实现内部芯片与外部电路的连接。
因为芯片需要与外界隔离,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质对芯片电路的腐蚀而造成电气性能下降。另一方面,封装后的芯片也愈便于安装和运输。
金属封装外壳的发展空间以及抗隐身性能
其一、金属外壳的发展空间
电源是利用高新的电力电子技术,控制晶体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电源一般由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IC和MOSFET构成。脉冲信号的频谱很丰富,很容易干扰其它电路的工作,加金属封装外壳的目的就是起电磁屏蔽作用,能适当降低一些干扰。
电源和线性电源相比,二者的成本都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加而增长,但二者增长速率各异。线性电源成本在某一输出功率点上,反而高于电源。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使得电源技术在不断地创新,这一成本反转点日益向低输出电力端移动,这为电源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电源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科研设备、LED照明、工控设备、通讯设备、电力设备、仪器仪表、设备、半导体制冷制热、空气净化器和仪器类等行业。
其二、微波器外壳的抗隐身性能
随着技术技术的飞速发展,蝶形微波器外壳为了以较小的代价取得战略上的速战速决,现代战争对打击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系统的制导化和精度适宜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制导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而毫米波制导是制导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与红外光学制导相比较,一方面毫米波制导可获得目标的距离、速度信息,另一方面具有很好的穿透烟尘、雨、雾的传播特性,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与微波相比,毫米波制导具有高增益与窄波束、可用带宽大、高多普勒频率及良好的抗隐身性能。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材料、器件、集成电路、结构、工艺技术的发展,为研制出性能的毫米波导引头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其中天线技术与发射/接收技术是毫米波导引头研制的两个关键技术。毫米波发射系统的射频源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电真空器件构成的源;二类是固态器件构成的源;三类是其他方式产生的源,例如光导毫米波源等。二类固态器件是毫米波源的发展趋势,具有轻量化、小型化、低成本、优良性、易维护等优点。固态器件单片产生毫米波功率较小,通常采用多个单元进行功率合成,目前国内合成功率可达到百瓦量级。近年来,毫米波接收机技术己取得相当的进展,非冷却式毫米波外差接收机的性能水平己达到可与微波频段的水平相比较的程度。实践证明,在这些接收机中采用梁式引线的砷化嫁半导体器件,对于频率在30~100GHz范围内的接收机设计也是很合适的。随着毫米波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通常把振荡、放大、混频和其他控制器件集成为一个子系统,这样接收机/发射机集成在一起,能大幅度降低尺寸和质量,同时也降低了成本。目前,频率高达94GHz的集成振荡器、放大器、混频器、衰减器和相移器己批量生产。
沧州恒熙电子有限责任公司(http://www.hengxidianzi.com)主营多种不同型号的晶振外壳、电源外壳、金属封装外壳,配备镀金、镀镍、镀锡、电泳漆、阳极氧化等表面处理加工车间、全部实现本厂自主生产加工能、缩短交期等问题。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等地。